射頻消融術讓房顫患者不再“慌”
心房顫動(房顫)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其心房顫動頻率每分鐘可達300-500次。由于頻率過快,壓力較小,左心房中血液流動緩慢,左心房尤其是左心耳容易產生血栓,血栓一旦脫落,會隨著血液流到全身各個地方,流動到肺部會引起肺栓塞,流動到大腦就會引起腦卒中,腦卒中是房顫最常見也是最危險的并發癥之一,一旦發生卒中,患者的家庭乃至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所以降低房顫病人卒中的發生非常有必要。
楊阿姨今年六十多歲,七年前由于心慌就診于當地醫院,被診斷為“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經過藥物治療后好轉出院,但隨后幾年她的心慌癥狀反復發作,長期服用多種抗心律失常藥也都不見好轉。直到近日,楊阿姨心慌癥狀再次發作,為求進一步診治她來到了我院心血管內科入院治療。心血管內科王冬梅主任在反復研究和仔細分析病歷后,建議楊阿姨行房顫三維射頻消融術。
術中憑借三維標測系統精確地標測了理想靶點,順利進行射頻消融,房顫終止,手術成功。術后楊阿姨的心慌癥狀未再出現,心情甚是激動,對醫護人員表達了自己深深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