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病院丨微創助力,小切口解決胸腔腫瘤大問題!

發布時間:2021-12-03 本文來源:腫瘤病院

近日,家住鳳縣的張女士在單位組織的體檢中意外發現胸部縱膈有一核桃大小的腫物,得知情況的她精神高度緊張,為了避免病情的持續發展,張女士來到我院腫瘤病院普外胸外科就診。來院后經進一步CT檢查,確診為:前上縱隔腫瘤,需盡快進行手術。因為胸腔有別于身體其他部位的構造,其中的許多重要臟器需要骨骼圍起的胸腔來保護。因此,當心、肺、胸內血管、食管、縱膈、肋膜等在胸腔內的器官或組織發生病變需要手術時,就不得不鋸斷保護這些臟器的骨骼,有的咬斷肋骨、有的鋸開胸骨,切口大、創傷重、疼痛多、恢復慢。同時,手術的巨大創傷也減弱了人體的免疫力,使得一些疾病需要長期調理才能逐漸恢復,這些傳統的手術治療過程,給張女士造成了極大的心理負擔。


腫瘤病院普外胸外科主任王志化主任醫師了解到張女士的顧慮后,一邊向她耐心講解縱隔腫瘤的成因,一邊告訴她不必過于緊張,可以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只需全麻下在胸口打3個像鑰匙孔一樣的小口進行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費用少,聽了王主任的講解后,張女士放下心來。隨后腫瘤病院普外胸外科團隊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由王志化主任醫師主刀,蘇成副主任醫師、吳興安主治醫師配合,在患者右側胸壁開了兩個1cm和一個3cm的小口,不撐開肋骨,利用胸腔鏡在此區域耐心細致的手術操作,不到2小時,順利完成了“胸腔鏡下縱隔腫物切除術”,術后病理診斷為胸腺瘤。張女士第二天便可下地活動并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多次感謝王主任精湛的醫術和全體醫護術后無微不至的護理,現已康復出院。

   

腫瘤病院普外胸外科主任王志化主任醫師介紹到:縱隔腫瘤雖然名稱聽起來比較害怕,但實際上腫瘤的惡性幾率并不高。這種腫瘤發生的位置,具體的縱隔腫瘤類型可以根據其生長的不同側重區域,分為胸腺瘤、神經源性腫瘤、淋巴瘤、前縱隔腫瘤等各種類型,縱隔腫瘤大多數都是可以治愈的。目前臨床上,針對較小的縱隔腫瘤,可以在胸腔鏡的配合下,很直觀的進行腫瘤的切除治療。這種手術手段比較成熟,手術視野也比較好,大多都可以完整的切除病灶,手術的創口和出血也都比較小,患者只要遵醫囑做好了后續的護理和抗炎工作,恢復效果都是較好的。